還記得決定要報考的那一刻,距離考試只剩下半年,壓力就像潮水般瞬間湧上心頭。那時的我,對考試的內容只是一知半解,手上也沒有完整的參考書或筆記,甚至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著手複習。越想越焦慮,甚至有一瞬間懷疑自己是否來得及準備。然而,正當我陷入困境時,學長向我推薦了「超級函授」,他告訴我這套課程的內容完整且有系統,可以依循影片課程的順序一步步複習,對準備時間有限的考生非常友善。
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購買課程,打開第一堂影片的那一刻,心裡終於有了方向。課程的安排很有邏輯性,讓我可以按部就班地複習,不會像以前一樣抓不到重點。更重要的是,有了明確的計劃後,焦慮感開始減少,我也漸漸找回讀書的節奏。
由於距離考試時間有限,我必須取捨各科的複習比例。我先針對自己的弱項做出調整,特別是申論題,這是我最不擅長的部分,但在成績中卻占了很高比例。如果這部分沒有提升,很可能會拉低整體分數。於是,我將重心放在「消防器材構造與使用」以及「消防安全設備」這兩科。這兩科的內容偏重於記憶與理解結合,剛開始時專有名詞和細節很多,我會邊看影片邊做筆記,再反覆觀看加深記憶,確保基礎打穩。
在這兩科的學習過程中,我非常感謝《消防器材設備與使用》黃聖君老師的教學。老師的語速平穩,不會過快也不會拖沓,講解深入淺出,會用實際案例幫助理解,讓我對這兩科慢慢恢復了信心。剛開始聽課時,原本複雜的器材構造或使用規範,因為老師的條理化說明,變得容易吸收許多。
除了影片學習,我也在其他科目採取不同策略。像「消防與災害防救法規概要」及「消防警察情境實務概要」,我選擇大量練考古題。這兩科的內容龐雜,但練習下來會發現,題目的類型與考點其實有一定的重複性。每次做完題目,我都會仔細訂正錯題,分析自己錯的原因,並記錄下關鍵法條或數字。針對新修法的部分,我會特別優先掌握,因為這些內容從未出題過,命題機率相對更高。尤其是涉及罰則、期限的數字題,例如幾個月內必須完成、多少年不得再申請等,這些都要非常精確地記下來。
至於國文,我的原則是「切題+篇幅充足」。在作文方面,我會確保文章主題緊扣題目,避免跑題,同時字數盡量多一些,讓閱卷老師對我留下好印象。選擇題部分,我不只練習警察特考的國文題目,也會去找其他國家考試的國文題目來做,讓自己接觸更多不同題型。英文方面,因為平時基礎不錯,所以主要以複習學校上課內容為主,並特別整理與消防相關的專業單字,例如各種器材名稱、火災種類等,確保遇到相關題目時能準確作答。
備考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考試不僅是知識的比拼,更是心態的考驗。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身邊有不少同學漸漸感到疲倦與不耐煩,有人甚至直接放棄複習。尤其是最後兩個月,壓力不僅來自課業,還有來自比較心態,看到別人進度比自己快,心裡難免慌張。但我告訴自己,與其慌亂追趕,不如踏實地完成每天的計劃。只要能堅持到最後一刻,就已經贏過許多人。
在最後衝刺階段,我每天的時間幾乎被切割得很細。早上安排記憶性的科目,例如法規和器材構造;下午則做題目與訂正;晚上複習當天的重點,並用睡前30分鐘回顧關鍵數字與法條。雖然過程很累,但看到錯題越來越少、記憶越來越牢固,那種成就感足以支撐我繼續走下去。
想對學弟妹們說的是:面對考試,不要害怕。你不需要一次讀懂全部內容,也不用每天逼自己到極限,而是要按部就班地穩定累積。錄取率其實不低,真正的對手只有自己。很多人是在半途被焦慮與疲倦擊倒的,而只要你願意撐下去,就已經離成功更近一步。
最後,我要感謝超級函授的影片輔助,讓我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建立知識架構;感謝同學在備考時的陪伴,讓讀書不再是一條孤單的路;更感謝老師的細心講解與解惑,讓我在最不擅長的科目中找回信心。能通過考試並取得好成績,不只是知識的累積,更是耐心與毅力的成果。希望我的經驗,能給未來準備這場考試的你,一點鼓勵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