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 登入
講座紀錄

嘉義市西區中山路537號

05-2239595

×

嘉義市西區中山路537號

05-2239595

高普考考取心得

114高普考地政心得-范○瑋(高普雙榜/6個月考取)

114高普考地政心得-范○瑋(高普雙榜/6個月考取)

高普雙榜/6個月考取

#地政#快速考取#高普考#高普雙榜

點閱:7

要以終為始看待備考,優先做能上榜的所有努力

我原本是做電子商務相關的內勤工作的上班族,薪水很容易遇到瓶頸,所以決定辭職全力準備國考。會選擇志光數位學院是因為女友的哥哥以及女友哥哥的女友都是透過志光數位學院學習而考取公職,我認為時間寶貴,就不要貨比三家、到處問路,直接報名了志光數位學院的地政類科地方特考兩年班(2024年12月報名)。

關於這次考試,我有幾個技巧想分享給還在備考的、未來一定會上榜成為同事的你們:

一、備考期間作息相關及個人技巧

備考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短期衝刺,請安排好一個可以持續執行的生活型態,不要想著「今天多讀一點」,而是找到一個「每天都可以專心讀這麼久」的時間段。

一天讀書超過6小時以後,後面的不一定讀得進去,除了犧牲了休息時間,影響情緒,那個額外時間讀的內容還可能成為你的阿基里斯腱,你認為你讀過了,到了考場卻想不起來、寫不出來。越早調整作息越好,最好在考前一個月就可以在七點多起床,配合考試當天的作息。

建議規律運動,每天走路30分鐘也是運動,比完全不運動好。運動對我調適心情有很大的幫助,我到後期幾乎是依賴運動給我繼續努力的動力。但如果運動要你的命的話,不做也沒關係。

推薦大家可以在考前三個月到半年就開始吃一水肌酸(Creatine Monohydrate),每天吃的量是體重(kg)×0.3(比如說50公斤體重就一天吃1.5克),一水肌酸有科學證實可以提升短期記憶力,對於要背的科目會很有幫助。品牌挑有名的品牌買都可以,吃進肚子裡的建議不要買來路不明的品牌,考生是沒有資格生病的。

「聽」比「讀」可以記住更多,而且「聽」更可以利用零碎時間進行。專業科目類,建議上完課以後把當天上課老師說重要的法條或內容直接錄音,不要單純用看的複習(很容易忘記),而這個錄音可以在剛起床、通勤、運動、睡前、吃飯的時候就撥放下去一直聽。建議要自己錄音,自己講過的內容會比較容易記得,直接撥放老師上課內容來聽,沒有配合板書效果不會太好。

二、考試當下答題技巧及注意事項

非常推薦報考地政職系的未來同事可以報名地政士當模擬考,真正進考場的感受跟模擬考完全不同,因為首次上考場,地政士考砸了比高普考考砸了還要好一點點。這個建議僅限還沒考過國考的考生。

條號字號沒那麼重要,法條內容+如何適用、實務判決內容、釋字內容比較重要。條號、字號只要不是100%把握,就「不要」寫。不要想著每一條法條都要100%默寫出原文,先求用自己的話語寫出來且內容正確,然後才持續把重要的法條背到可以寫出原文,比如說民法§767、土地法§34-1、§104、§107這種。一定要測試自己在90分鐘、120分鐘極限可以寫多少字,你才有辦法掌握國文作文、申論答題你每題可以分配多少時間。

高考專業科目是120分鐘,理論上可以寫滿八頁,遇到擅長的題目恭喜你但不要過度發揮,篇幅最多就一面再多一點,假設你可以寫得更多,就要抓重點寫。

普考專業科目是90分鐘,要寫滿八頁會非常吃緊,除非你是寫字很快的人。如果四題都會寫那恭喜你,務必要挑重點寫;如果有任何一題不太有辦法發揮,那另外三題可以用高考規格完整作答,不太會的那題盡量寫到一面的八成篇幅。千萬不要想把每題都寫到完美,時間可能不夠。

不管是高考還是普考,建議都是先把最重要的關鍵句寫在標題上,內文再去做延伸,讓閱卷老師快速知道你是該拿高分的人。同時如果寫到超過一面但沒寫完第二面,也不要接著寫下一題,把第二面的空白留著,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回頭補充。

準備一個透明桌墊、花時間找一隻順手的筆,建議鉛筆盒準備三隻此型號的同款筆,帶筆芯也可以,但我更推薦帶備用筆(換筆芯也要花時間)。修正帶一定要帶替換帶或者携帶2個修正帶。千萬不要用修正液,不要用修正液,不要用修正液,等修正液乾的時間別人就比你多寫一行了。務必務必務必打鐘前要去上洗手間,沒有尿意也要去。不要小看考前的最後5分鐘,監考人員要求收講義前都不要放棄複習。

三、答題架構,地政類容易看到的題型通常是以下三種:

法條題:

可能會包裝一個情境,但重點就是回答法條內容的,統稱法條題。如果光是法條內容寫完就可以超過一面(比如題目不只一條)的話,就寫法條就好;假設法條內容寫不滿一面,立法目的、適用時機、程序規定可以三選一或三選二也寫進去增加篇幅。寫完法條以後最好可以寫兩句去回應題目的問題,不要只寫法條的內容。

作文題:

土地政策、土地利用比較會出現的題型,一定要熟記一些學者、學界常用的關鍵字字眼,比如說新地主集團、成長管理、政府失靈、土地倫理、永續發展等等,而土政土用的答題上,不管題目有沒有要你批判,你都必須批判這個法規背後的問題。

實例題:

就是給出一個實際案例,標準回答架構就是三段論證,通常會有三種類型:

  1. 法律關係題:民法常見,會問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係為何,能夠把法律行為有效/無效/效力未定/得撤銷以及債權債務跟物權關係都列清楚的話,通常就可以拿到夠高的分數。
  2. 主張題:民法、土地法規常見,會問當事人之間可以如何主張,或者某某當事人主張有無理由,如果是人民跟政府之間的題目就變成提行政救濟,建議標題直接寫「甲之主張有/無理由」、「乙可對丙依A規定主張B權利」、「丁得依照C規定向D機關提起E救濟」
  3. 如何辦理題:土地法規比較有機會出現,這種題目通常要先寫實體法確定權利義務關係,程序法也有背就也寫出來,基本上篇幅就會超長了,如果時間不夠我會捨棄程序法的內容只寫實體法,除非題目就是問程序為何,那就反過來,實體法規定不一定要寫那麼多。

學習應該要輸入跟輸出兼顧

作為考生,務必心態歸零,不管這個科目你多有把握,最好都把課程認真學習完畢,不要有「這個不重要,跳過。」或者「這個我都會了,跳過。」的心態。補習班老師的專業就是研究國考趨勢,老師認為重要的在課堂上講的都是有可能考出來的,你跟上榜的差距可能就是一兩題「你覺得」不重要而被跳過的內容。

要以終為始去看待備考這件事情,考上以前的階段性目標是「上榜」,要優先做能上榜的所有努力,學習的過程要持續提醒自己,學習這麼多課程、熟讀這麼多法條、記得這麼多判例,目的是「考試的時候能拿高分」。不管你會了多少,重點是你能寫出來多少。

  1. 課堂學習是答題的根基,根基穩定以後要繼續向上築牆,每個月的申論批改、高普考前的實戰模擬考都是非常好的練筆機會。
  2. 每月申論批改的題目如果不太會寫也不要因此放棄,而是嘗試寫寫看,在有限知識寫出漂亮答案的技巧也需要練習;如果題目你完全知道怎麼寫可以滿分,那你更要練習寫,因為如果遇到得心應手的題目,你應該怎麼分配時間跟篇幅,才能分數拿了還把時間也省了。
  3. 高普考前的實戰模擬考,可以讓你練習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整張考卷的情況,你完全沒辦法看書、有字不會寫是完全沒辦法查的,同時還可以練習面對3到4個題目,有的不太會寫、有的很會寫,時間應該怎麼分配,這些都是在課堂上、每月申論批改、練習考古題沒有辦法模擬的,同時這些經驗至關重要卻因人而異,一定要親自操作跟體驗過才有自己的心得。
  4. 最後提醒各位未來同事一點,申論批改分數差、實戰模擬考沒考好都是好消息,這都是你還可以試錯跟改進的時候,這些錯題回去檢討跟複習,上了考場才不會再錯一次。
  5. 我剛開始寫申論批改都拿不到12分(沒翻書,不會寫就真的瞎扯),到考前幾乎都是18分以上;實戰模擬考高考總分65分,實際上考場高考總分70分。這些犯錯的機會都很寶貴,不要害怕犯錯、考差,相反的,在申論批改、實戰模擬考犯的錯,終將可以變成考場上戰勝別人的關鍵。

借用最後的篇幅特別感謝土地法規老師及袁翟(林政豪)老師,上你們的課不只讓我融會貫通,而且讓我學得很有興趣。

  1. 建議所有地政職系的未來同事一定都要上袁翟(林政豪)老師的民法課,不要被四十幾堂課嚇到了,其實扣掉債篇大概只有三十堂左右。準備高考、地特三等的未來同事可以先跳過債編;普考、地特四等的未來同事先認真上物權編,但可以的話建議回頭上總則,因為很多法律關係跟主張的範例題都會在民總教。
  2. 我個人覺得土地法規跟土地登記的老師上課的方式對我來說有非常好的學習效果,版書整理的體系很清楚,後續複習可以事半功倍。我地政士考試的土地法規跟土地登記都73分(兩科剛好同分),高考土地法規83分,真的很推薦薛老師的這兩門課。
  3. 學習法律不要直接啃法條,要先從體系入手(這點民法、土地法規都是一樣的),有體系概念了才去背法條,直接背法條會很像拼裝車,知道法條內容但不會適用,在考卷上很難寫出漂亮的答案。

上一則:

下一則:

  • 公職考試資訊
  • 國營考試資訊
  •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