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前,我就曾考慮報考國營企業,但一直猶豫,因為考試的機會成本不小,錄取率也偏低。畢業後,看到身邊同學陸續投入備考,我才開始認真評估可行性。偶然間,我得知一位高中同學剛考上國營聯招企管,他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並向我分享他的經驗。這讓我更堅定決心,於是與同學討論考試準備方式。他提到自己購買了志光的函授課程,經過各方評估與簡單爬文後,我便直接前往志光數位學院諮詢課程。
當時距離考試僅剩九個月,加上我非企管本科生,也沒有良好的讀書習慣,因此在櫃台人員推薦下,我選擇了雙循班。事後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因為第一年確實沒有讀完,但這也讓我更理解自身的學習模式,為下一年的備考做好準備。
企管老師的筆記整理、背誦口訣與練習方法都非常受用,且對課本內容爛熟於心,使準備申論的同學能事半功倍。
經濟學方面,若沒有基礎,我推薦品昇老師,因為他講解詳細且易懂,有助於建立扎實基礎。經濟學的學習是層層堆疊的,基礎穩固才能順利應對後續課程。徐喬老師的課也很不錯,他的上課風格幽默風趣,但較適合已有基礎的考生,因為簡單概念可能會較快帶過。會建議第一年選擇品昇老師的課程,第二年則跟著徐喬老師加強應試技巧。不過,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相信老師,專心準備。
法學緒論部分,我非常推薦郭羿(郭耘豪)老師,他的講課幽默風趣,讓學習法律不再枯燥。我甚至在第二年特地選擇繼續跟郭羿(郭耘豪)老師學習,對於覺得法律無聊的人來說,他的課程會是很好的選擇。
申論的準備方式,首要是完整讀完課本,特別是經濟學,通常不可能讀一次就完全掌握。我至少讀了兩遍經濟與企管的課本後,才開始寫題庫。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體悟。
最重要的是申論練筆,尤其經濟學必須搭配畫圖。我用了兩包半的活頁紙,七支百樂 Juice Up 筆芯(前期還用自動鉛筆,不然可能更多)。這支筆非常好寫,強烈推薦。我自認不是特別勤奮的人,但深知練筆是上榜關鍵,我敢說如果沒有練筆,絕對考不上。
此外,如果時間允許,我建議報考台電僱員綜合行政,即使目標是國營職員聯招,這段經歷仍能幫助申論與面試練習,使正式考試時更有信心。
時間安排因人而異,需依據距離考試的天數、讀書習慣、生理時鐘、精神狀態、不同科目的熟悉程度,以及個人工作安排來調整。我認真準備的時間約一年半,因為我容易分心,需較長時間進入讀書狀況,因此安排早、午、晚各讀一科,每科約三至四小時(前一小時用於進入狀態)。
科目時間分配依考試權重而定,管理學與經濟學佔比最高,其他科目則視情況安排。六日通常休息或打工(後期則全力衝刺)。此外,我固定安排每週兩個早上健身運動,找到適合的舒壓方式,並保持規律作息,因為健康的身心狀態是提升讀書品質的關鍵。
準備考試的後半階段一定是要衝題庫的,如果懶得自己花時間找題庫,當然就是報名題庫班,函授課程通常不會見到老師,所以搭配超級解惑王對我就很有幫助,遇到不會的問題都可以在上面問老師,尤其是經濟學一定會有非常多問題,而且還有送50點的提問點數,基本上如果是全部讀完才發問,點數是夠用的。
筆試通過後,我立即投入面試準備。志光的面試課程幫助我建立完整的面試技巧,包括撰寫自傳、職場經歷與未來規劃等內容。我學會了面試不僅僅是回答問題,而是展現自身優勢的機會。
因此,我特別注重自我介紹與生涯回顧,條理清晰地說明個人特質,並透過具體例子展現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此外,我找朋友模擬面試情境,演練可能的問題與回答,確保當天能夠冷靜應對。
我備考時提醒自己的話:「天助自助者,全力以赴,而非僅僅盡力。」當你全力以赴,即使結果不盡人意,也能無怨無悔,問心無愧。
當感到焦慮或緊張時,我會對著鏡子精神喊話,或偶爾到廟裡拜拜求安心。另外,不要被錄取率嚇到,因為實際上真正認真準備的人並不多。經常幻想考上的樣子或考上後的生活,利用顯化法則(Manifestation)將渴望轉化為現實。也可以利用管理學的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讓周圍的人對你抱有期待,進而提升自己的動力。
最後,我要感謝家人在這段時間內給予我的經濟支持,並未給我額外壓力,這是我能專心準備的關鍵。此外,感謝那位高中同學提供的建議與指引,更感謝自己當初的果斷決定與後來的堅持。這一路走來雖然不易,但只要知道每一步都在前進,便能逐步靠近理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