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07年初等一般行政考取上,當時是在家自學做題庫考取,因我當時已結婚生子,因此做任何事都需要考慮家庭狀況,沒有繼續再往上考,也是考量當時注意力要放在家庭,而決定先工作。
在我112年中,終於商調回家附近,不用再來回通勤花交通時間,我也覺得當時小孩已經不用接送,他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於113年決定往上考高考,我只考高考,不然就是準備升等考,時不我待,我還是決定不等升等考,直接高考。
因為還在想我是否有真的下定決心,有辦法維持長時間不做任何事只念書,我113年上半年度並沒有馬上去補習,而是去圖書館借書或買書自己看,我看了將近半年,大概都是專業科目,如:行政法、政治學等….也有許多不懂,我還是決定去補習,因為學費不便宜,我選擇補習班和師資,是有上網比較,也有上網試聽課程,然後因為我還在上班,所以也不方便現場上課,也要彈性地配合有空時間才能聽課,所以選擇超級函授,以下我分段表述準備方式,也不一定是適用任何人,就參考一下:
首先開課,它課程進度快,地特考試前就教完課,我以此科為主軸,每天回家聽課及複習,但課程內容很豐富,所以一堂課有時聽2遍,複習1次,假日是最有時間聽課,平常工作回家真的很疲勞,後來我覺得平日聽課太累,把聽課時間移到假日,平日晚上從7點複習至11多才睡,上班時間業務做完,我就看手機中拍照課本內容,行政法我有自己練題目,主要在工作之餘有空就寫,我也記得老師上課說要複習5遍,我差不多也有複習5遍。
韋伯(吳宗翰)老師教授我們寫申論題方式,我覺得太厲害了,真的一題能寫到2頁,如果沒有韋伯(吳宗翰)老師,我應該沒辦法寫申論題,因為申論題一直是我弱點,然後韋伯(吳宗翰)老師政治學教得很深入,老師上課給我們的鼓勵、支持是我繼續下去的動力之一,所以一直捨不得離開他的課程,複習好才肯聽下一堂,因為聽完一堂就少一堂,老師也很可愛,憲法每堂上課都會跳一下才說上課開始嘍~我憲法是有上完的。
因為作文占分數80分,聽老師建議,我有自己找作文題材背題材,這部分如果作文不太會寫,可以參考老師作文寫法,至少可以拿到基本分數。
張楚(李明寰)老師,他教的內容比較像大學教授教法,我其實覺得給我很大幫助,他讓我真的理解公共政策是什麼?我之前都沒搞懂過,老師提供給我公共政策的架構,公共政策就像張楚(李明寰)老師說的,要自己去套公共政策案例,然後套用理論,對我而言它是一門應用學科,老師在講解時很深入清晰,但一定要複習,不然會接續不下去。
因為我有基礎(初等有考),老師的筆記很厲害,讓很多觀念串在一起,比較好理解,但這邊選擇題要注意,我時間只夠寫教科書選擇題,行政學申論題我也是有練習的。
地方特考前一個月,我其實也另作安排,因為我不想放棄任何一次考試,雖然我覺得我沒法完成所有課程,我是這樣計畫的,我這個月每天都跟單位請半天假,早上念書,下午上班,我沒有打算在這個月把所有課程看完,我是打算用來複習及加強,但還是有盡量跟著老師進度上課,因為每天請半天假,所以有多出來時間,所以能做到複習跟上課進度。
考試當天,其實每堂考試前都有快40~50分空閒時間,在那個時間點,瀏覽老師上課的筆記,考試如果遇到不會的題目,也要盡量找相關素材發揮,盡量寫到7、8頁,至少2天考試下來,手真的寫到很酸,然後奉勸考生要多帶立可帶,一定要有手錶提醒自己寫題時間,一題時間要平均,免得最後時間不夠,我國文差點寫不完,公策政策最後一題草草了事,明明就是得分題。
考後其實我還是努力把課程上完,穩定心態,在外工作8年,其實再回來上課,有時需要恆心與毅力,但天道酬勤,只要付出都是有收穫的,未來進入新單位,仍是盡量學習,畢竟又是新的開始,嶄新的一面,我的例子,並不是適用任何人,考生都要抱持一個心態,要盡量上完課、複習吸收做題目,申論題是一定要練的,累是免不了的,這個苦吃不了,是要吃別的苦的。
綜上,其實,行政學、政治學、公共政策、行政法都是有是有難度的科目,都讓我花費精神理解,不理解的部分有時我就看書,我不會只看筆記,我也會好好閱讀老師撰寫的教科書,覺得文字加強能理解吸收,閱讀是傳遞文明、新知的工具,藉由筆者的撰寫,讓讀者獲取知識。
感謝老師們用心的叮嚀鼓勵,感謝函授每半月寄達資料,提醒我又該念書了、又該上課了~別懶惰了、天道酬勤~天道酬勤、早起念書~晚睡念書(也不要太晚,11、12點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