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先就讀於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從113年的7月中開始準備高普考人事行政類科,當時的我還是剛要升大四的學生,但為了準備高普考而回到台南的家裡住,一邊在台南志光面授補習一邊通勤去高雄上課。我一開始選擇面授而不是函授的原因是因為我認為自己的個性就是比較活潑開朗,喜歡面對面與老師互動,並且在課上回答出老師的問題會讓我覺得很開心,雖然函授對當時還有課業要顧的我來說是比較方便的選項,但我也怕自己不夠自律,沒辦法每天規律的把課看完,因此還是選擇了去補習班,至少能夠讓我每天按表操課。
一開始我其實很害怕上課內容我都聽不懂,可能沒辦法像大家一樣順利跟上,好在幸運的是我遇到的都是非常專業,教學模式都讓我覺得很棒的老師,像是大家覺得最難的行政法,老師最擅長的就是將申論題目畫成圖表,讓我們能輕鬆理解整個問題的過程及重點,並且去問老師問題時老師也總是很有耐心的回答,讓我很喜歡去跟老師互動交流;另外法緒老師也是我非常推薦的老師!從第一堂課就覺得老師很帥,講話幽默風趣,會把每一個重點都講的簡單易懂,是非常溫柔的老師!
我在開始上課的1、2個月後,跟在課上認識的兩位人事行政的同學組成了讀書會,約定一個禮拜寫一份歷屆試題,並且每個禮拜日上完課後一起檢討,我們大致分成三個部分,也就是法緒憲法、行政學跟行政法,因為一開始還沒有上很多課,當時我們是都還不會寫申論的,因此才決定從比較好上手的選擇題開始,而我們檢討的方式是,這禮拜我負責找行政法的解析、A同學負責行政學、B同學負責法憲,而檢討時從行政法開始,他們分別提出錯哪幾題,我就當小老師開始為他們講解,輪到行政學時又換成B同學當小老師,以此類推,每個禮拜我們會輪流負責不同的科目,讓每一科都可以被訓練到,而我認為這個方式的好處其實就在於,你要將自己置於一個老師的位置,你自己必須要知道答案才有辦法去教其他同學,因此也會間接逼迫自己去讀更多的內容,你也可以吸收更多的知識;而申論題的部分,我大概是上到第4、5個月才真的開始有在寫申論題,主要是考銓及人資的申論,雖然我都還是寫得出來,但分數都沒有很高,直到後來我上了奪榜特訓班,才真正覺得自己的申論進步了。
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我當然也有遭遇過挫折,像是考銓這個科目我一開始完全聽不懂,上了幾個月後感覺還是沒有很熟,老師問的問題我也都回答不出來,那陣子我真的非常排斥去上課,但是我也知道如果一直逃避下去,我始終不會進步,於是我當時花了1、2個禮拜,將之前教完的內容一個單元一個單元的細讀,直到我終於大概理解整個科目主要在考什麼,以及我應該要知道哪些重點知識,雖然當時看了歷屆試題的題目我還是一題都寫不出來,但至少願意面對事實,往後只會越來越進步。行政學其實也是我花了一些時間才真正覺得自己學會了的科目,其實行政學只要將課本讀完多刷選擇題就能解決,但它的申論題也是一個讓頭痛的問題,但這個問題也在奪榜特訓班內解決了。
在奪榜特訓班內我進步最多的科目是行政學跟人資,我的行政學老師的教導下,能夠將我原先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產出更有內容的申論,人資申論在老師的教導下進步了許多,原先我的申論都只能落在8-12分左右,但在拿到最後一次考試的考卷上,老師給了我18分的高分,並且在上面寫著:「已經進步很多了。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祝乘風破浪,一試成名。」這段話給了我莫大的勇氣及自信,也讓我在考試前的最後幾天靠著這段話堅持到最後,最後終於破繭而出,在第一年就應屆考了高考全國第49名,放榜時驚訝到流淚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除了上述說的內容外,補習班的同學們真的幫了我很多忙,我第一年來其實很多資訊都不知道,但遇到很多同學都會主動跟我說哪裡有什麼資源可以運用,或是給我鼓勵,告訴我不用太緊張或心急,並且遇到問題時也可以隨時詢問旁邊的同學,大家都很熱心的回答,我覺得我能考上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同學們的陪伴,我在這裡獻上我最真摯的感謝,也希望我的同學們或是其他新生們,能夠藉著我的經驗順利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