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零開始教你考公職:高普考【經建行政】的讀書計劃、自修與讀書範例,完整提供各科目的準備技巧
活動摘要:
想準備高普考【經建行政】卻不知道該怎麼讀?由志光名師親自傳授經濟學、商事法、統計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公共經濟學的讀書方法、計劃,以及取分關鍵,幫助你快速上手公職考試!
經濟學
經濟學 讀書方法
前言:
許多考試的科目包括經濟學,主要希望考生具備經濟概念,日後在工作上能有經濟邏輯來運用於所負責的業務上。因此學好經濟在就業考試及工作都有幫助。
而經濟學是難以背誦及硬記便能達到學習效果的科目,當然在考試的準備上熟悉並記憶理論的結果是必要的,但在學習的過程中,通盤了解理論的學習才能達到效果。
一、 學習方法與建議:
二、國考準備:
三、考試作答
1.選擇題
2.申論題
四、結論
本要領係針對同學在經濟學國考準備上的建議與經驗談,主要的敘述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學習方法與建議、國考準備及考試作答,期能對考生在學習上有所幫助。參與國家考試是十分現實,是以成敗論英雄的,所以上榜是唯一考量,有能幫助上榜的事、物都是最重要的。所有參加國家考試的考生所犧牲的機會成本是非常大的,無論是時間或金錢;所以勉勵考生能專心一志,在準備的考試過程中,屏除所有外務與雜念,以上榜為唯一信念,相信自己並告訴自己:短暫的犧牲將能換來長期的心安,共勉之。
統計學

統計學 讀書方法
一、學好統計學之前必需具備以下的基礎
1.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的微分與積分
2.微積分第一定理
3.變數變換與分部積分
4.雙變數函數的Dirichlet積分變換
5.Jacobian的變數轉換
二、統計學準備要領
統計學主要分為四個部份:
第一部份機率,包含單變數函數機率分配,雙變數函數機率分配及各種特殊機率分配,其中各種特殊機率分配是同學讀統計時的一個瓶頸,因為總共約有13種不同的機率型態,彼此不同且關係密切。其中有8個為不連續,5個為連續。考題中除了分開考以外還會考二個的聯合機率或條件機率。考試當下往往會分辨不清,所以建議同學要多練習,且將各種機率分配之間的關係整理一張表反覆比較,這樣在考試時才不會因為緊張而混淆。
第二部份為推論統計,包含抽樣分配,估計,檢定,這些反而是同學比較拿手的,只要熟記公式或公式的推導過程,一定可以拿到分數。但近幾年偶爾會考一些概度比檢定等較偏數理統計的題目,尤其統計類組的同學需要特別注意。
第三部份為實驗設計,包含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等,雖然公式多了點,但也是容易得分的單元,其中簡單迴歸分析幾乎年年必考,同學一定要熟讀。
第四部份為無母數統計,其中卡方檢定比較常考,包含適合度檢定,獨立性檢定,齊一性檢定。最近幾年除了以上三種以外偶爾還會出現其它的,例如:符號檢定,中位數檢定,Spearman檢定……等,考生要多加留意。
貨幣銀行學

貨幣銀行學 讀書方法
一、前言
貨幣銀行學是經濟學的後續課程,商管族群學生,大一修習經濟學(一):個體部分,與經濟學(二):總體部分,大二後再修習貨幣銀行學相關課程。因此,若有總體經濟學的底子,則學貨幣銀行學當可駕輕就熟。
二、內容
依考選部考題分析,貨幣銀行學的主要內容有貨幣學、銀行學與國際金融三大部分。其中,貨幣學包括貨幣的基本概念、貨幣的本位制度、古典學派的貨幣理論、凱因斯的流動性偏好學說、IS-LM理論、與貨幣學派等學說。銀行學則包含了金融工具、金融市場、資金融通、利率、一般商業銀行、中央銀行、與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等。國際金融則有國際收支、外匯市場、外匯匯率、外匯交易、匯率制度、開放經濟體制下的總體經濟政策運作等。
特別的是2008美國次級房貸引發的金融風暴,2009一連串的歐債危機,2012日本的『安配經濟學』以及中國經濟的崛起等,在在使的貨幣銀行學討論的內容更精采、更豐富。同時也帶動考題的多元化。所以,綜上所論,貨幣銀行學涵蓋所有總體經濟、國內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課題,研讀後,對總體經濟現勢會有更清楚的概念。
三、作答要領
作答方式和總體經濟學類似。有數學方程式與圖形者,一定要以數學方程式與圖形表達,文字敘述其次。所以,作答重點是:
(一)數學方程式
使用數學方程式解說時,請先將數學方程式列出,並說明每個英文字母代表什麼貨幣經濟意義?
(二)幾何圖形
使用幾何圖形表達時,請務必記住,要將座標軸正確標出,並說明其代表之意義。過程中,曲線移動的表達一定要清晰易懂,讓閱卷者不用看文字說明,從圖形的變動就可窺其一、二。最後,要以箭頭方向標出題目要問的變數的變動情形。
(三)T字帳戶
關於銀行體系部份,儘量以資產負債表的T字帳戶呈現,讓人簡而易懂,也有利於得分。
(四)文字解說
誠如前面所言,文字解說是其次。除非該題全部都是文字解說題。例如:解說台灣貨幣市場或資本市場的流通工具。這種題目,就要麻煩考生辛苦的書寫了,且字體要工整。
國際經濟學

國際經濟學 讀書方法
國際經濟學的考試定位:國際經濟學是經濟學的分支,涵蓋國際貿易(個體經濟學的分支)與國際金融(總體經濟學的分支)。但是兩者實際相關,近年發展趨勢是將兩者統合分析。
二、考題類型主要是「申論題型」、「計算題型」。出題難度是在中級經濟學的基 礎上。
「出題範圍」主要是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政策,國際經濟組織以及時事常識。
與傳統教科書相比,克魯曼的教科書對於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的內容與章節都具有相當大幅度的更新。許多考題常源於此教科書。
三、準備技巧
1.以補習班教材、講義再輔以相關教科書一至二本 (特別是克魯曼的國際經濟學) 為主
2.整理自己的筆記是最好內化知識的方法。透過重點濃縮式的整理,有助於掌握學習重點,可以協助記憶、理解,方便複習。
3.擬訂適合自己的讀書計畫並落實執行,規劃預定進度表,預留複習時間
4. 在平時準備過程中,應注意每一個章節的核心主題,掌握其結構、演譯與結論的涵意。並透過演練題目來測試。
5. 在平時準備過程中,要親自動手繪圖,眼到不夠,還有賴手到的功夫。因為熟悉圖型就是熟悉理論。
四、命題重點及落點分析
命題內容 |
命題強度 |
說明 |
古典的國際貿易理論 |
★★★ |
技術與比較利益:李嘉圖模型
|
要素稟賦理論 |
★★★ |
資源與比較利益: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
新的國際貿易理論 |
★★ |
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和國際貿易:克魯格曼模型
|
經濟成長與國際貿易 |
★★ |
出口擴張與進口替代的經濟成長
|
進口貿易政策工具 |
★★★ |
進口關稅,進口配額,VER |
出口貿易政策工具 |
★ |
出口關稅,出口補貼 |
策略性貿易政策 |
★ |
市場失靈,不完全競爭貿易政策 |
區域經濟一體化 |
★ |
F TA與關稅同盟理論 |
國際間要素移動 |
★ |
國際直接投資理論 |
國民所得帳與國際收支帳 |
★ |
國民所得恆等式
|
外匯與外匯市場 |
★★ |
外匯與匯率定義
|
匯率制度 |
★ |
固定與浮動匯率制度
|
匯率決定理論 |
★★★ |
國際平價條件與匯率預測
|
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 |
★ |
彈性分析法,所得吸納法,貨幣分析法 |
開放經濟的總體經濟政策 |
★ |
簡單凱恩斯模型
|
開放經濟體的總體經濟政策 |
★★ |
IS-LM-BP模型
|
內部外部平衡與政策搭配 |
★ |
Swan模型
|
國際經濟組織 |
★★ |
全球經濟整合與區域經濟整合 |
時事問題 |
★★ |
貿易戰爭與國際金融危機 |
五、答題策略:
作答方面應該把握以下要領:
1.認真審題,把握問題訣竅:
審題的目的是明瞭所提問題,抓住題中的「關鍵詞」和「核心重點」、「關鍵概念」,確立答題要求,避免造成文不對題,答非所問。從閱卷經驗看,約有30%的同學犯有審題不明,未擊中要害,踩不到得分要點。
因此試題發下來後不要急於作答,先初步閱覽全卷,並把答案以重點或大綱方式稍微簡列,以防正式答題時漏失關鍵內容。
2.分析題目,釐清答題思路:
一個好的「答題結構」,應該要包含「名詞解釋」、「觀念連結與運用」、「延伸論述」。
申論題答題方式採條列分層的表達較具系統、邏輯性,可以依照題目的主幹,子題,先確立要點順序,再依配分比重適度解釋。答案宜段落清晰,切記不要用大長段方式作答。以使能讓閱卷委員一目了然。
從閱卷經驗看許多同學犯有邊想邊寫,答題範圍狹窄,邏輯順序主次不分,以致卷面太滿而得分點覆蓋率低。
3.作答的時間分配:
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完成申論答題,因此必須控制自己的答題節奏,作答前先將答案預擬大綱並預留作答篇幅。
申論試題若有數子題,須依子題配分比例分配每題作答時間及答題篇幅。
一般而言,四題申論題標準的時間做答可設定每題25分鐘,最多不應超過30分鐘,以免排擠其他題目做答時間。先做有把握的題目,遇到沒把握的題目,建議還是規畫至少20分鐘去寫答案,且最少寫滿一定的篇幅。計算題務必預留10分鐘檢查。
考試新手常偏費時間在某些特定題目,會寫的寫很多,忘記收尾,這樣壓縮到其他題目的答題時間,而在加分的幅度有限,不合成本效益原則。相反的不會寫的著墨甚少,而被減分的太多。總之答案內容長短不宜過度失衡。
因此遇到完全不會陌生的題目也不輕言放棄,要儘量從題意上思考有沒有相關知識可以用上,作答應充分發揮您所知道的部分書寫,只要將相關的論點或議題做有邏輯的陳述,仍然會有相當的分數千萬不要空白,空白等於鴨蛋。
4作答的包裝:
版面潦草是大忌。字體不好看不需過於擔心,儘量書寫端正、工整,這樣字都變美了。
經濟圖形沒把握一次畫時應先用鉛筆是試畫草稿,避免因用原子筆畫錯塗改而浪費時間,徒增困擾。
公共經濟

公共經濟學(財政學) 讀書方法
不論是高考或是普考,財政學的考試目前都分成兩大部分,即「單一選擇題型」及「申論題型」,其中選擇題為25題,每題2分,申論題2題,每題25分。以近年考題的內容來看,選擇題有趨於簡單化的趨勢,而申論題方面,兩題之中會有一題屬於傳統型的基本題,另一題則是困難度比較高的進階題。
一般來說,針對傳統的題型,只要把教科書上的幾個重要模型加以熟悉,就可以應答,而對於較為困難的進階題,則應考者對於經濟模型要具備一定的解析能力,才有辦法完整作答,否則只能摸到問題的邊,無法獲得高分。因此,在考試的準備上,首先要把握每一題選擇題,對於各章節的內容及觀念,不論難易都要有基本的認識,不可偏廢。其次,針對財政學裏的一些重要模型,除了熟稔之外,還必須反覆理解,建立起紮實的觀念,似懂非懂,很難獲取高分。
在進階題方面,則對於模型分析的過程及應用,要非常清楚的認識,了解其中的精義,才能臨場發揮實力,破解難題。若將題目的程度劃分為易、中、難三個階段的話,選擇題的50分屬於「易」的部分,得分的不確定性很低,有耕耘就會有收穫。問答題中傳統基本題,教科書上也給了明確的答案,只要照著作答,也能拿到一定的分數,這一題的25分屬於「中」的情況。
最後,屬於「難」的申論題,往往教科書上沒有標準答案,而是要考生依據自己的程度加以發揮,其得分的不確定性較高,這種題目類似作文一樣,要拿高分得要靠考生平日對於財政學這個學科的整體瞭解程度,以自己所知的材料,調配出吸引人的答案,才能獲得閱卷教授的青睞。
一、選擇題
選擇題可分為兩類,一為法規類,另一為財政理論類。前者占比較低,後者占比較高。由於財政學的內容相當廣泛,所涉及的實務性法規也很多,實在很難一一加以研讀,實際上也沒必要這麼做,不如就教科書上提到的部分加以瞭解即可。
通常較少學理的章節比較容易考法規,例如預算及公債部分,相關的財政理論較少,因此法規往往成了出題的對象。對於法規考題的準備,作考古題是一個較不費力的方式,財政學畢竟不是法規,因此實務上能成為考題的法條也不多,大概考古題都考過了,只要作過幾遍就會有印象,唯一要注意的是新訂的法規,由於不會跟考古題重復,往往會成為出題教授的最愛,這一部分就必須注意新的法規,不宜漏失。
大部分的選擇題都屬於財政理論的部分,又可分為兩類,一種是基本觀念的問題,例如什麼是公平、效率、公共財、外部性等等觀念,另一種為重要模型的結論,例如寇斯定理、雅羅不可能定理等等,準備此類選擇題不可只憑記憶,而必須要對這些觀念及模型之內容有所理解、思辨,否則換個問題的陳述方式,就會答錯。
二、申論題
申論題可區分為「基礎題」、「進階題」兩種。其中所謂的「基礎題型」,通常是教科書上已經完整介紹的模型。因此不但出題的「重覆律」較高,答案內容也較不容易出現「爭議」,基本上就是「有背有分」的題目類型;而所謂的「進階題型」,則是以理論作為基礎所延伸出的問題,其內容可能涵蓋不只一個主題,例如將最適租稅理論應用在公營事業之訂價上,或者將公共選擇理論應用在公共支出上等等。
「進階題型」的答題最重視的即為「理解」而非「死背」(答案不會出現在任何的參考書籍之中),答題的品質端視同學對整個財政學理論思想架構的理解程度,以及對理論模型之應用能力。故準備這類的問題,不只要對現有的理論加以理解,更要有不斷思考、批判理論模型優、缺,所能及所不能之處,才能在考試時得到高分。
當同學們成功掌握了「選擇題」以及「基本申論題」之後,原則上就等同於掌握了考試當中的「基本安全分數」(應以能獲得65分為基本要求)。
倘若希望更進一步提高財政學的分數,朝向高分群邁進,則「進階題型」的掌握,就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然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強項,要在財政學這一科拿到高分,經濟學的基礎非常重要,而經濟學本身就是一個不易學習的學科,因此同學在財政學上拿到多少分數,花費多少心血,應先自行評估自己各類科目的強弱,對於不擅長經濟分析的同學而言,應以把握基本分數為要,進階題量力而為,不要把心血浪費在分數高度不確定的地方。
至於經濟學強的同學,則不妨對這一學科多加鑽研,拉開領先其他人的分數,以求脫穎而出。
票據法

票據法 讀書方法
票據法向來都是以票據總論與匯票規定為主要的考試範圍,但由於總論相對其他章節而言,是比較抽象,而匯票的法條是各票據行為規定所在,所以建議同學在準備上,可以先熟悉匯票的各種票據行為(背書、承兌、保證等等),再來加強票據總論的規定,接下才是各種支票類型以及本票的準備(特別是關於本票裁定的部分)。
又,票據法是放在商事法中考試,商事法包含公司法、票據法、海商法及保險法,票據法大約有140多條規定,於同是商事法的法規中就顯得親民許多,所以票據法的準備上性價比就相當不錯。
但是因為申論題考試不能帶法典進入考場,所以同學牢記條文規定就變得非常重要,條文是不好記憶,但是票據法的條文規定體系性較為明顯,如同前述,可以把重要放在總則跟匯票編,本票及支票則係特別記憶有關的特殊規定。此外,可以透過大量練習考古題的方式來去記憶,畢竟用久了,要記憶也相對比較簡單,而近年來的考題特別喜歡背書形式、時效等,所以還請各位同學特別留心準備。
為方便同學擬定具體備考的策略,因應考題的類型,以下整理幾點可以做為針對性地準備的方向:
1.「法條要件記憶」:
條文的訂立都有一定的規律邏輯,所以可以透過篇章節的方式,去記憶條文,尤其是第124條本票準用與第144條支票準用,可以透過本票、支票與匯票性質上比較,來了解到哪些規定是本(支)票可以用的,就會準用;相反地,如本(支)票性質不相符,則不會准用。並且建議在國家考試做題時,重要條文一定要把條文寫出,至於法條內容則是以與題目有關的重點寫出即可。當然最理想的三段論法寫作技巧,是將法條分析成要件並說明構成後產生的法律效果。
2.「實例題分析」:
申論題可以分為實例題與簡答題,但近年來逐漸加重實例題的出題,所以同學考試上,必須熟悉實例題分析。以票據為例,本題一定有匯票、本票或支票其中之一或者數種為命題,同學需要先掌握住命題之票據類型的性質,再來,視有無總則邊規定或票據行為相結合的考點,方能充分作答為。因此同學再準備考試上,務必熟悉匯票、本票及支票之性質,接著再多加練習票據行為(如背書、承兌等),最後加強爭點意識,也就是學說與實務有所衝突的爭點,比如說像是欠缺交付要件,得否主張善意取得或權利外觀理論,就需要對於票據性質、票據行為有初步基礎後,再來掌握學說與實務的歧異。
最後,建議上可以規劃讀書計畫,有助於檢視自己的讀書進度及狀況,而這個讀書計畫是符合自己的能力所及的,才不會因為一直趕不上計畫,反而造成身心俱疲,影響到身體健康。
並且好的讀書計畫有助於建立信心,在國家考試這麼多科目的情況下,往往除了考驗專業知識外,同時也是意志力的考驗,尤其是對於兼職考生而言,為兼顧考試與工作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心力與毅力,但既然已經投入考試,請望著將來期待的生活,一步一腳印地,完成讀書計畫,早日上岸!
保險法

保險法 讀書方法
◎當你遇到保險法題目時,應該要有的解題流程思考!
一、考題裡的風險長什麼樣子?是不是在我買(主張)的保險契約裡面?
Q1、注意保險契約類型!
【基礎版】:
財產保險重視「不當利得禁止」
人身保險重視「如何防免道德危險」。
【進階版】:
財產保險中的「消極保險」(中間性保險)如何適用不當利得禁止(三個子原則:超額保險禁止、惡意複保險禁止、保險代位)?
人身保險中的「健康保險」是不是真的那麼需要防免道德危險?
Q2、史上最難的「保前疾病」!(追溯保險的突變種)
二、權利成立層次的思考—你有沒有權利,保險公司有沒有義務,都取決於這個:「保險契約的效力」
Q1. 保險契約的「成立」要件認定:
「不適法」的標的能否成為承保範圍內的風險?
Q2、保險契約之「生效」:
一般生效要件:
要式性?要物性?
特別生效要件:(不具備的效果是保險契約仍成立,只是「不生效力」!)
1.一定要有「保險利益」(保§16)!
2.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保險一定要有「被保險人的同意」(保§105)!(年金保險除外)
3.請小心對象是不是小屁孩跟欠缺辨識能力者(保§107、§107-1)!
4.不可以是惡意的複保險!--論把超額保險一次打散開來的惡意複保險
5.你不可以老得太誇張!--被保險人年齡不實,而其真實年齡已超過保險人所定保險年齡限度(保§122I)(本條文適合出現在選擇題)
6.有關契約條款的效力與解釋
專題、看到保險契約必備的思考流程與相關爭點(※這可能要來上課才會知道Orz)
三、有一種防禦,叫做「繳械」--論打架必備咒語之「去去武器走」(形成權)
Q1、第一種形成權的行使:解約權
第一線的解除權行使—保§64據實告知義務的違反
「因果關係不存在」之抗辯
「重要性不存在」之抗辯
「除斥期間經過」之抗辯
第二線的解除權行使—通知義務之違反
、是不是只要沒有通知,就可以解約?
、沒有因材施教的保§57根本就大違憲!學者跟實務見解只好用「保§63是保§57的特別規定」來搪塞。
第三線的解除權行使—惡意超額保險
被動型的「超額定值保險」
Q2、第二種形成權的行使:終止契約(這裡比較偏選擇題)
Q3、第三種契約效果—保險法獨有的法律效果:停效!(保§116)
四、契約即便成立有效,身為大律師的我還保有最後一道殺招!
Q1、我保險法都已經規定了,你還敢囂張?--論保§54I本文的強制規定與但書的「有利」於被保險人該怎麼解釋?
●99.999%不會違反的「強制規定」 與 【 有利約定 VS.「保險法三本柱」 】
Q2、針對鋪天蓋地的定型化契約,我們總不能束手無策!--論定型化契約之內容控制(保§54-1)
●99.999%會成立的「顯失公平」 VS. 違背你良知的「保險人控制風險之手段」
Q3、中國禮教最後一道防線--論疑義利益歸諸被保險人原則(保§54II)
召喚青眼白龍的起手式:「契約疑義」
真的只要「有利」就可以無限開大?--有利的界線「合理期待原則」
五、有一種境界,叫做「掃地僧」--論被動技能點到滿的「金剛不壞之身」(免責)
Q1、意定免責事由
EX.1 常見的「損失發現期間條款」
EX.2 105司法官考出來後死一片的「效力依附條款」
EX.3 除外條款
EX.4 特約條款(釋字576的新解法)
Q2、法定免責事由
七武器—論七大法定免責事由
榜首:故意不賠原則與它的徒子徒孫
「故意」&「不賠」
原則:
Q、保險法的「故意」到底怎麼認定?
Q、間接故意 VS. 重大過失?
例外:
Q、這是真愛,但要不要賠?--被保險人因履行道德上義務所致之損害?
Q、當被保險人死意堅決時—論被保險人於自殺免責期間經過後故意自殺?
再例外
●三人成虎-這三個人在被保險人眼中是老虎還是老鼠?--論要保人、受益人與共同被保險人故意致被保險人於死時,有無「故意不賠」原則的適用。
六、當保險公司束手無策時,只能乖乖理賠了…問題是要怎麼賠呢?
(一) 揪竟該把保險金給誰好呢?--論保險金的主體(權利成立層次)
(二)保險人不一定只有一個,那該怎麼賠呢?--論保險金的分配(如何分配層次
倘若諸位能夠看得懂上面的梵文…我是說如果…,應該會覺得如獲至寶才對。
換句話說,大家知道嗎?跟大家說一個秘密,其實保險法很簡單,因為保險法只考一題,這一題就是「我可不可以跟保險公司要$$」(這邏輯跟「票多的贏」有87%像)!
所以,把每一題都套進去上述的解題流程,你會發現爭點會在這台解題機器中不小心蹦出來(跟嬰兒一樣),那還不狂喜嗎?快喜起來!
海商法
海商法 讀書方法
在這個無聊法科佔據了泰半全職考試人生的年代,這個已經僵化的海商法到底是要唸0小!莫急莫慌莫害怕,既然海商法成為命中注定的考科是個既定事實,就要相信自己能夠大智慧地率領自己攻克這次的國家考試,就讓我們拎著公職錄取通知單閃耀這個過年吧!
海商應注意重點:
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海商法跟票據法一樣是個萬年沒有修法的老梗科目,所以如果想要快速上手以便順利通過這次的公職考試,那我想您還真的不需要太害怕,因為整部海商法就是老梗老梗再老梗!
BUT!!!為了避免您考場上遭受老梗的突襲(蝦米?!老梗還會突襲?)…沒錯,為了防範出題老師舊瓶裝新酒地把新見解放進老梗考題裡,所以不才在下小的我粗略地幫您整理了部分的文章與相關實務見解,希望能幫您穿上微薄僅供抗風寒的金鐘罩與鐵布衫…
-
海商法§41究竟是不是民法上「買賣不破租賃」原則的適用,還請您將民法保護承租人的想法抽離,然後揉進國際商業習慣吧!
-
船舶碰撞一直都是很少出題的章節,但望了一下103年的地特法制考題,再看一下過往許美玲老師的文章,我想我們還是再看一下好了…
-
運送人的義務群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考點,小弟我哪敢不放進來(?)。所以一定要把運送人的兩大基本義務以及海商法偏心保障運送人的相關規範通通唸熟,才可以上考場,可以嗎?(看著我的眼睛)
-
最後,就是有關考題裡面第一步驟就要檢驗的意定免責事由承認與否,也就是一大堆的OOO條款效力為何。請記住,海商法§61永遠是你的最後一道防線,再怎麼不會寫,記得丟海商法§61出來檢驗準沒錯!
更多考試資訊
行政類科:適合所有人報考
一般行政 | 文化行政 | 農業行政 | 新聞行政 |
一般民政 | 勞工行政 | 農業技術 | 智慧財產行政 |
人事行政 | 交通行政 | 法律廉政 | 公平交易管理 |
社會行政 | 交通技術 | 財經廉政 | 衛生行政 |
教育行政 | 戶政 | 體育行政 | 衛生技術 |
客家行政 | 土木工程 | 航運行政 | 觀光行政 |
商學類科:適合商科相關科系報考
財稅行政 | 金融保險 | 績效審計 |
會計 | 統計 | 商業行政 |
經建行政 | 財務審計 | 銀行招考 |
預約免費試聽
更多考試資訊
行政類科:適合所有人報考
一般行政 | 文化行政 | 農業行政 | 新聞行政 |
一般民政 | 勞工行政 | 農業技術 | 智慧財產行政 |
人事行政 | 交通行政 | 法律廉政 | 公平交易管理 |
社會行政 | 交通技術 | 財經廉政 | 衛生行政 |
教育行政 | 戶政 | 體育行政 | 衛生技術 |
客家行政 | 土木工程 | 航運行政 | 觀光行政 |
商學類科:適合商科相關科系報考
財稅行政 | 金融保險 | 績效審計 |
會計 | 統計 | 商業行政 |
經建行政 | 財務審計 | 銀行招考 |
預約免費試聽
真人客服
填單好康